電競顯示器

篩選

排序

篩選

關於電競顯示器

  • 什麼是電競顯示器?可以用於其他用途嗎?

    電競顯示器是專為提升遊戲體驗而設計的顯示器,具備多項專門功能來增強效能。不過,它同時也具備多功能性,適用於其他用途,例如圖形設計、照片/影片編輯,或一般辦公作業。
    這些功能包括高更新率(通常為 144Hz更高)、低反應時間(如 1ms、0.1ms、0.03ms)以減少動態模糊,以及自適應同步技術(如 G-Sync 或 FreeSync),能有效消除畫面撕裂現象。
    電競顯示器還常配備可調整的支架、自訂 RGB 燈效,以及多種遊戲模式預設,進一步提升遊戲視覺效果。
    在非遊戲用途方面,電競螢幕亦可如傳統螢幕一般使用,提供高解像度畫面,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與創作體驗。

  • 最佳的電競顯示器應具備多種功能,例如高刷新率(144Hz 或更高)、快速反應時間(1ms 或更低)以及高解像度顯示(例如 1440p WQHD 或 4K)。這些功能會影響顯示器的效能,從而透過提高流暢度、減少輸入延遲和增強視覺清晰度來創造更好的遊戲體驗。更高的解像度,例如 2560x1440(常見於 27 吋顯示器)或 3840x2160 (32 inches),可提供更高的像素密度和更清晰的影像,儘管 1920x1080(24 吋)顯示器可能提供的影像清晰度較低,但對於預算有限的遊戲玩家來說,仍可提供良好的體驗。 Samsung Odyssey 系列提供這些功能,使其成為尋求低輸入延遲、HDR 支援和先進顯示技術的遊戲玩家的可靠選擇。該系列平衡了響應速度和顯示質量,確保了電競遊戲和沈浸式遊戲的最佳體驗。

  • 選擇電競顯示器時,請根據系統效能考慮刷新率(至少 144Hz 以確保遊戲畫面流暢)、反應時間(理想情況下低於 1ms 以減少重影)和解析度(1080p、1440p、4K 或超寬闊 WQHD、Dual QHD 等)。顯示卡和每秒幀數 (FPS) 在確保遊戲流暢度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顯示卡提供的 FPS 超出顯示器的承受能力,則可能會出現畫面撕裂和影像失真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G-Sync 或 FreeSync 等自適應技術可以幫助將顯示器的更新率與實際 FPS 同步,從而減少延遲並避免影像失真,最終提升整體遊戲體驗。

  • 電競顯示器的最佳螢幕尺寸取決於你的偏好和設定。對於大多數遊戲玩家來說,24 到 32 吋的顯示器能夠提供理想的螢幕尺寸和沈浸式體驗。 27 吋的遊戲顯示器通常是首選尺寸,因為它兼具觀看舒適度和遊戲效能,尤其是在搭配 1440p 解析度的情況下。更大的顯示器(32 吋或更大)和超寬遊戲顯示器可以提供更具影院級的體驗,對於需要更多周邊視野的遊戲玩家來說,這可能是首選。

  • 更新率以赫茲 (Hz) 為單位,決定了顯示器每秒刷新影像的次數,直接影響遊戲體驗。
    刷新率會因特定遊戲和玩家偏好而異。一些休閒遊戲的刷新率最低可達 60Hz,但為了獲得更流暢的體驗,建議使用 144Hz 或更高的刷新率,尤其是在快節奏的遊戲中。 144Hz 遊戲顯示器通常是一個更受歡迎的中間值,與 60Hz 顯示器相比,它在反應速度和視覺流暢度方面有顯著提升。許多電競遊戲玩家喜歡 144Hz 或更高的更新率,因為它能減少輸入延遲並提供更流暢的畫面,這有助於在激烈的遊戲中保持優勢。此外,還有 240Hz 和 360Hz 的刷新率可供選擇,以實現最高性能,更適合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FPS) 和賽車遊戲。

  • 曲面電競顯示器旨在將螢幕環繞你的視野,帶來更身臨其境的遊戲體驗。這些顯示器的設計符合人眼形狀,可減少邊緣失真,並帶來更逼真的遊戲體驗。對於那些旨在讓玩家融入周圍環境的遊戲,例如開放世界遊戲和賽車模擬遊戲,在更大尺寸和超寬的顯示器上通常會獲得更好的體驗,因為沉浸感效果更明顯。平面顯示器更易於適應任何設置,其簡潔的設計和一致的畫質使其成為分割畫面遊戲和合作遊戲的理想選擇。對於那些注重遊戲環境的簡潔性和多功能性,且可能不需要曲面螢幕帶來完全沉浸感的使用者來說,平面顯示器是一個實用的選擇。

  • 要設定雙顯示器進行遊戲,請確保你的顯示卡支援多個顯示器。如果支援,請使用相容線(HDMI、DisplayPort)連接兩台顯示器,並透過作業系統的顯示設定進行配置,以擴展或複製螢幕。雙顯示器有助於在遊戲過程中進行多工處理,例如一台顯示器顯示遊戲畫面,另一台顯示器可捕捉其他聊天或媒體內容。超寬顯示器可以發揮相同的功能,同時營造更整潔的遊戲環境。

產品功能與規格的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下列每一項備註僅適用於本網頁中其所對應的並與其相關之產品功能或規格。

+ 顏色只供參考;詳情請向店員查詢。

- 產品圖片僅供參考,一切以實物為準。如有任何爭議,三星電子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最終之決定權。

- 所有名稱及註冊商標可能是各相關公司所擁有。